當代畫家吳子玉臨摹的「清明上河圖卷」花了半年時間才臨摹完成
為讓花蓮民眾有機會近距離欣賞《清明上河圖》的原作精髓和筆墨趣味,花蓮縣文化局與花蓮港1-1倉庫美術館企劃《清明上河圖卷─1980年代北京故宮書畫小組摹本真蹟展》,09-12 ~ 09-30,倉庫美術館配合展出相關書籍及動畫DVD,帶來一場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東方美學饗宴。
《清明上河圖卷》專廳展出明代仇英(款)的《臨清明上河圖卷》,同時亦展出當代畫家吳灝的《清明上河圖卷》摹本。《清明上河圖》真跡是由北宋畫家張擇端畫。
另一展廳則展出其餘15幀書畫名蹟,包括晉代王珣《伯遠帖卷》、唐代閻立本《步輦圖卷》、五代董源《瀟湘圖卷》、五代周文矩《文苑圖卷》、北宋蘇軾《治平帖卷》、北宋黃庭堅《送四 十九姪詩卷》、北宋米芾《苕溪詩卷》、北宋蔡襄《持書帖頁》、南宋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卷》、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頁》、趙佶(宋徽宗)《閏中秋月詩帖頁》 及南宋陳容《墨龍圖卷》等。
真跡摹本各具時代特色
《清明上河圖》是傳世的古代藝術瑰寶,北宋畫家張擇端準確而細膩的描繪,使世人得以窺見1千年前的宋朝首都汴京的風貌。而倣效《清明上河圖》這個題材的作品為數不少,其中以明代仇英的摹本最受推崇。此圖整體佈局是依據原作,另增補了金明池的一段;而樓房、舟車、人物、服飾皆是明代江南市鎮的寫照。其中最明顯是畫中的虹橋,被改畫成蘇州一帶的石拱橋;畫中樓房建築亦富蘇州園林的氣派;商舖如裱畫店、銀樓、香樓、青樓妓館,更見明代蘇州的市肆風情。作品所反映的時代風尚和地域特徵,對藝術史的研究極具意義。
王珣的《伯遠帖卷》是現今傳世的東晉書法作品中最為可信的墨蹟真本。此帖是寫給他的從兄弟伯遠的一通信札,期望伯遠能在眾多的從兄弟中出群拔萃。難怪此帖於清代被乾隆皇帝歸入「三希堂」。
閻立本幼承家學,擅長繪畫道釋人物、歷史故事等題材。《步輦圖卷》是描繪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接見來到長安迎娶公主的吐蕃的特使祿東贊的紀實情景。
董源《瀟湘圖》描繪一片平遠廣闊的湖面,展現瀟河、湘江匯入洞庭湖的江南仲夏之景。沿江兩岸點綴了生動細緻的人物,既襯托出江山的遼闊無邊,又為畫面加添生趣。
蘇軾的《治平帖卷》是寫給鄉僧治平寺院的史院主及徐大師的信札,內容主要請托二僧妥為料理鄉中的先人墓塋。此帖字劃短勁、結體扁橫,並融入二王、章草筆法,其個人風格於此帖已見端倪。
陳容以畫龍名重一時,他善用水墨以潑、灑、塗抹等法,造就濃雲翻滾的畫面。《墨龍圖卷》中一條墨龍橫展其中,若隱若顯,盡展飛龍在天的氣勢。龍首張目而視,炯炯有神,其鬚爪張開,遠處則隱現另一條墨龍。
展期 : 2012-09-12 ~ 09-30
地點 : 花蓮港 (花蓮縣花蓮市港口路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