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末快速發展的資訊產業,引發了全面的資訊革命,深入影響到全人類的生活與文化,資訊產業的發達、網路的發明與普及改變了當代社會每個人的生活。人類發明了電腦,並且投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以及機器人的研究。有著最基本人工智慧的掃地機器人,已經變成商品大量販賣,成為家庭極普遍的家庭電器;而許多國家也積極研發製造與人類外型極為類似的機器人;高速計算的電腦深藍(Deep Blue)甚至有比擬世界棋手的人工智能;人類不斷用機器來模擬人的心智,也不斷研發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
柏格森在一九0七年發表了《創造性演化》,強調宇宙的本質是無限的創造生命力,由「生命衝動」(elan vital)運作。生命衝動是一種自由的創造活動,由於這種創造的活動,宇宙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演化、生生不息的歷程,宇宙永遠在變動之中,宇宙中並沒有絕對靜止不動的東西。延續柏格森《創造性演化》的概念,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技術與時間》中回顧了西方哲學史中關於技術的思考與觀點,並認為技術的演化也是不可預測的。他主張,技術是有機化的無機物,是人藉以和環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正如生命物體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演變一樣,它也隨時間的推移而演變。
斯蒂格勒技術演化的觀點,也正與近來發展的人工生命技術以自然演化生成機械生命的方式相互呼應。何謂人工生命呢?江世敦(John Johnston)《人工生命的誘惑》中,為「人工生命」(machinic life)下了一個定義:是一種原初的生命形式,在人造的環境中藉由機械式的互動表現。」他認為,在巨觀的物理自然世界生物界與近來發展出的人工生命體之間,並非是互相對立的。雖然在科技的領域中利用了對自然模擬的手法,但是其結果並不是自然與人工的對立,而是一種演化與生成(becoming)的變動,相互依賴、共鳴,產生出一種與不同於兩者的新物種:「機械物種」(machinic phylum)。
在人工生命與機器人的發展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機器人系統模型,是屬於一種由上到下直線式思考系統,機器人遇到狀況時,會進入一連串的推理與處理過程,然後再輸出動作反應。而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在一九八五年發表的機器人系統模型,反而是先仰賴無意義的活動,藉由和知覺和行動直接連結而運作,是一種由下到上、平行式的思考模式,這樣的方式較接近低等生物的行為模式。也就是說,第一種模型是先有智慧而後有行動,第二種模型則是先有有知覺和行動,才得到智慧。而在九0年代,也有科學家在電腦中發展出電腦程式模擬生物系統,或模擬自然界的演化系統,讓電腦自行在設定好的環境和條件中演化,模擬生物會自動演化出適合該設定環境的形式樣貌。
「人工智能改– AI Plus」邀請到國內外共六組藝術家參與,包括:葛蘭.李文 & 凱爾.麥肯唐諾、凱西.瑞茲、林方宇、林世昌、陳珠櫻 & 歐米亞、黃致傑。展出的作品,或以機械創造出互動感應的AI,或以電腦程式創造出模擬的環境,或以人工智慧再生視覺造型。本展以「人工智能改」來比喻凌駕人工智能而產生出的新的機械生命。
展覽時間:2012/11/24~2013/02/17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覽網站: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ShowInfomation1_1.aspx?SN=3688&n=10043